您好,欢迎光临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网站!

地勘文化
工作研究
西畴精神 时代力量
——读《西畴精神:写在石漠上的壮美史诗》有感
来源:六〇五队作者:许承平 发布于:2020-07-17点击量:   

  “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油干”几句朴实无华的语言,蕴含着西畴人民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西畴人民改变自然的艰难奋斗历程。

  在阅读《西畴精神:写在石漠上的壮美史诗》之前,“西畴”在我的脑海中仅仅是一个地名,不曾想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

  “西畴”一个土地都不能用贫瘠来形容的地方,因为这里没有土,全县1506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99.9%属于山区,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山区占75.4%,是全国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当地流传着这么一首民谣:“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只见石头不见土,玉米长在石窝窝,春种一大片,秋收一小箩。”可见土地资源在当地是多么的匮乏,甚至在上世纪90年代一位外国地质专家实地踏勘考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这是一个人类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地方。”你想一个连土地都没有的地方,怎么发展农业?怎么发展经济,当地老百姓拿什么生活?

  就在这么一个基本被判死刑的地方,在1990年12月3日,王廷位、刘登荣等基层党员干部带领蚌谷乡木者村300多名群众,在乱石丛生的“摸石谷”点燃了炸石造地的第一炮。没有现代化的工程器械,他们就用錾子、铁锤、铁钎、锄头这些最原始的工具,没有炸药时,就采取最原始的办法,火烤水淋让石头裂开,经过105天的鏖战,硬生生的在石旮旯里开垦出了600多亩保土、保水、保肥的台地,当年就种上杂交玉米,产量竟是以前的4倍,家家户户堆满金灿灿的玉米,有的人家的房梁都被大串大串的玉米棒子坠断了,常年拎着口袋四处借粮出了名的“口袋村”,摇身一变成了卖粮村。

  土地的问题解决了,村民们种植了粮食、核桃等经济作物,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但另一个阻碍大家致富的难题又摆在了面前,那就是交通问题,俗话是“要想富,先修路”。可是在群山起伏、乱石林立的西畴县,全县9个乡镇多数村寨通往外界的唯一出路,便是缠绕在悬崖峭壁上的崎岖山路,它就像一条绳索,死死拖住了人们脱贫致富的脚步。但这并没有难倒我们自强不息的西畴人民。2006年7月,村里唯一的共产党员侯寿高,与另外3家村民姚仕斌、邓招财、姚光金咬牙盟誓,决意自己修路。他们每天早上8点出工,晚上7点收工,家里人轮流送中午饭,坚持6年之久,硬是在大山深处开凿出了一条5公里长的进村公路。开凿这样一条道路,靠的就是4个人4双手,一根钢钎一把铁锤。打炮眼炸岩石,砸大石搬小石,翻悬崖越峭壁,边勘探边施工,就像蚂蚁搬家一般,从严冬到盛夏,从日出到日落,炮声锤声终年不断,他们被大家称为“肖家塘四愚公”。

  通过20多年的努力,到今天,蚌谷乡累计建成不同层次高稳产农田地1.2万余亩,全乡共发展核桃种植2.4万亩,成为全县重要核桃种植基地;全乡公路总里程达到了287公里,小组通公路率达99%,道路硬化率达62.8%,建成了内联村组、外延周边乡镇的公路网络,原本十分恶劣的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是一种什么力量促使西畴人民,付出这么大的努力和决心改变自然,创造奇迹?你可能会说是被逼无奈或是走投无路,如果是,他们可以选择放弃选择离开,但他们没有,没有放弃他们世代生活的地方,即使上天对他们如此不公,赐予他们的贫瘠的土地,闭塞的交通,他们没有选择自暴自弃,而是选择了自强不息。正如开篇所提到的那几句朴实无华的口号,他们从无到有,从贫到富,凭借的就是一种现代愚公坚忍不拔的精神,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实干精神,他们破解了一道又一道难题,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险关,跨越了一重又一重障碍,完成了别人眼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就是“西畴精神”,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自强不息。

  “西畴精神”是一道光,指引着黑暗中的人们走向希望;“西畴精神”是一个符号,代表着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西畴精神”是一种信仰,鼓励着每个中华儿女不畏艰险奋勇拼搏。


分享到: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新闻中心 |主营业务 |经济管理 |党群工作 |人力资源 |安全生产 |政策法规 |地勘文化
Copyright © 2015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吉ICP备10006018号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同志街3081号 联系电话:0431-85677654 邮箱:jlysdkj@hotmail.com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307号
网页视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