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网站!

地勘文化
工作研究
“两弹一星”精神主题教育学习 心得体会
来源:局工程安全处作者:冯振东 发布于:2020-06-25点击量:   

  结合省直机关工委《关于组织学习“两弹一星”精神 “西畴精神”和“浙江案例”的通知》精神,按照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党委发布到《关于印发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解放思想再深入、全面振兴新突破”教育实践活动推进方案》通知的要求,局机关二支部在2020年6月17日下午召开了支部党员大会,专题学习“精神”和“案例”。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后,深有感触,有所心得:

  一、国家的强大,离不开“两弹一星”元勋们的贡献
  当前世界形势变化无常,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国小国弱就会遭人欺辱。而我国能够成为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成为世界上无人敢轻视的强国,归根结底还是有较强的军事实力做后盾。拥有“核武”这一战略性武器,是军事大国、军事强国的体现,它离不开“两弹一星”元勋们的贡献: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提高了我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两弹一星”元勋们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保卫国家、捍卫尊严的国之军事重器,还是一种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
  “两弹一星”元勋们以他们的才华,无论是过去,还是到了今天,在国外都能够名利双收。然而他们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国内凝心聚力、潜心研发,这就是一种爱国主义情怀,是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抛洒热血的爱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3000多名科学家、学者、留学生以“以身许国”的信念第一时间选择“回家”,“回家”意味着挨饿、意味着低报酬、意味着完全抛弃掉稳定的国外生活,可他们就这么“倔强”,因为他们有一颗爱国的心。 
  三、“两弹一星”精神是一种艰苦卓绝、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研制“两弹一星”是在我国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进行的,广大科研工作者们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永久地镌刻在中国的历史上。
  一对新婚夫妇分别被分配到了“221基地”,而因为保密协议,他们不能告诉对方自己究竟在哪里、在干些什么。即便是寄信,信件上也没有寄出地址,信件会从寄出地绕北京一圈,然后再寄过去。直到原子弹庆功宴上,这对夫妇才发现,原来两个人的车间相距很近。研发出中国“两弹一星”的“221基地”成就了这段中最遥远的距离、最奢侈的爱情,这是一种艰苦卓绝、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
  四、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后,努力方向
  “两弹一星”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特定历史、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华民族勇气与智慧的结晶,是新中国勇攀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它的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历史担当,在新时期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要以“两弹一星”精神为表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本职岗位工作中兢兢业业、取得成绩。
  1.全身心地投入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中去,学好理论知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实践和全党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今后我们要强化理论武装,继续贯彻好“两学一做”,认真参加革命传统教育、形式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自觉对表对标,增强学习的针对定、时效性和自觉性。通过“新时代e支部”、“学习强国”、党报、日报等媒介,以及局党委发各种专题学习书籍,沉下心来认认真真学懂弄通,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践、达到科学决策目的。
  2.努力在岗位工作上创新争优,模范带头做好本职工作
  将“两弹一星”精神 “西畴精神”等融入到日常岗位工作中,自觉增强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坚守原则、公心以待,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努力在本职岗位工作上创新争优,模范带头做出成绩。时刻牢记职责使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立足本职,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利益。
  3. 追求人生价值,传承“两弹一星”精神
  随着国家经济与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科研生产条件获得很大改善,不再像建国初期那样条件艰苦,但“两弹一星”精神是永不磨灭的时代光芒、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两弹一星”元勋们敢于迎难而上、敢于赢得胜利的大无畏精神,给我们留下自强自信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要传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追求人生价值,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分享到: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新闻中心 |主营业务 |经济管理 |党群工作 |人力资源 |安全生产 |政策法规 |地勘文化
Copyright © 2015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吉ICP备10006018号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同志街3081号 联系电话:0431-85677654 邮箱:jlysdkj@hotmail.com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307号
网页视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