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网站!

地勘文化
工作研究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推进吉林省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推荐论文
来源:六〇四队作者:徐立昌 发布于:2018-06-26点击量:   

 内容提要: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 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出发,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本文拟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涵、意义和现实挑战三个方面论述,力求深层次的研究和分析,以期得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推进吉林省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民生问题是转型期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别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民生问题的基本涵义
  “民生”一词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最早被提及,谓之“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所代指的就是百姓。而《辞海》中把“民生”理解为“人民的生计”。从广义来看,凡是与人民的生计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是民生,它可以延伸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无所不包;狭义的民生从社会层面着眼,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等,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养老、出行、安全等具体内容。
  民生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保障、改善和发展。理解民生发展的内涵,主要有三个核心内容:第一层面是基本生活需求,主要包括食物、住房、健康和安全;第二层面有尊严的生活;第三层面是人文关怀、和谐生活,即敬畏人、关爱人、与大自然和睦相处。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紧迫感和重大意义
  (一)增进民生福祉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群众利益是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就是我们党得到拥护、支持并得以打胜仗的根本原因。毛泽东说,“我们当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代表人民什么呢?毛泽东认为,“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群众利益很重要。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党连续实施多部土地法,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作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广大贫苦农民得到实际利益,极大地激发贫苦农民的革命热情。1934年1月27日,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伴随前线传来的隐约枪炮声和瑞金上空敌机的轰鸣声,毛泽东向出席“二苏大”的代表作报告时,语重心长地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①。”今天,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保障和改善民生仍然是我们执政党的宗旨所在、职责所在,这事关群众福祉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改善民生是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
  在经济“新常态”下,只能将扩大消费内需作为主要的经济拉动力,而民生建设对消费内需拉动至关重要。其一,只有改善了民生,民众的购买能力才能普遍提高。其二,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民众可以大幅度地缓解在养老、医疗、失业等方面的后顾之忧,进而大幅度增加个人的消费支出。这样,消费内需拉动就能够得到有效提振。根据央视财经针对104个城市、300个县的10万中国家庭,总人数超过50万的调查数据显示:旅游持续三年被受访者列在消费意愿的第一项。2017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50亿人次,旅游市场的需求在不断的扩大升级。这正是因为部分民众在解决温饱、解决后顾之忧后,不再追求“圈”起来的生活,而是向往一段敞开的诗与远方,想去回归本真,想去漫步于古韵古色的街道,想去游走在袅袅炊烟的村落,想去寄情于多姿多彩的山水,因此不断地释放自己的消费潜力,拉动内需,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我们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实现两者良性循环。
  (三)追求幸福、保持尊严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驱动力
  在所有人类幸福中,有尊严的幸福是最高的幸福。作为人人天然拥有的内在价值,人的尊严超越其他所有价值,具有至高无上的性质。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维护每个人的尊严,让每一位公民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是一个政党的责任,也能直接反映出这个国家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政党的执政水平。如果一个人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又何谈尊严呢?有尊严的幸福,不仅需要有体面的生活和健全的身心,更需要人格的独立、自由和平等;不仅需要基本物质生活的满足,更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不仅需要自我的满足,更需要社会的尊重。尊严不是用权力和财富去获取外在的满足,而是用生命和爱心去体验内在的美好。所以,要不断提升公众的幸福感,让公民活得有尊严,就必须保障和改善民生,就必须逐渐增强人民行使各项权利的力量,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这样才会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
  (四)改善民生事关社会的安全运行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这个新论断在本质上就是需求和供给的矛盾。生存型需求的满足就是温饱,在此基础之上,人的需求层次自然上升为“发展型需求”,表现为“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就应该从供给端发力。其中,首先就是要改善民生供给。民生对社会成员来说,是最为基础的、不可或缺的“刚性需求”,特别是基础民生必须得到满足。因为民生需求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民生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它隶属于社会公正问题。社会公正有两项缺一不可的基本内容,一是要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民生共享平等的主要功能在于保底,是生存底线的保底,是维护每个人尊严的保底,要做好基础性供给,要把民生“保障网”织密织牢,要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只有这样,整个社会才能团结和整合起来,否则就会离心离德。二是要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由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在基础民生改善的基础上,高层次民生供给则要注重“分配性”。构建公平正义的利益分配方式,就要有科学合理的制度予以保障,切实保障民众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形成制度化的流动通道和上升机制,破除“身份决定命运”“特权制造不公”“社会阶层固化”等制度性藩篱,构建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
  此外,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深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一是出现定型化趋势,二是阶层复制现象增多,三是出现失利阶层和失意阶层。分层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阶层的固化。“阶层固化”的社会是一潭死水,当底层民众失去改变命运的希望,当富裕被垄断、贫困被世袭,社会的对立与仇视情绪就难以调和,社会的稳定便难以维持。因此,改善民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时机一旦丧失,民众就有可能将本来属于物质利益方面的民生诉求向其他领域蔓延,将民生问题同政治领域、民族领域以及宗教领域的利益诉求捆绑在一起,为此社会将会付出更大代价。所以,改善民生有助于社会的安全运行。
  (五)改善民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有过这样一个社会调查,在受访人群中,有6.3%的人感觉到过去一年中自身或其家人的权益受到了政府部门行为损害;有8.3%的人认为自身或其家人在工作单位受到了不公正对待;有9.4%的人回答说自身或其家人的工资福利曾被克扣或拖欠;还有8.6%的人认为曾有其他个人侵害自己或家人的权益。对此,专家分析说,“权益受损者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对社会的普遍信任度也会降低。居民权益受损比例较高的城市,其地方政府的信任度明显更低。”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更关注自身权益的保护,关注自己与周围社会群体生活质量的提高,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以及对公共事务参与表达出强烈的意愿。然而,越是基层,越是涉及到民生工作的职能部门,越是容易发生侵害群众利益的事情。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会影响民众日常行为,会渗透仇视社会的心态,甚至产生反社会的情绪,有引发社会冲突的潜在危险性。所以,改善民生,就是接地气、聚民意,一是从物质上给予支持;二是需要精神和心理上的疏导;三是以法治精神推动民生的改善,边界、约束,公职人员境界的提升,能力的培养,效率的提高,这都很重要。否则,部分民众消极心理的产生,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
  (六)改善民生是社会治理的根本
  民生问题既是个人及家庭的生计问题,又直接影响国家长治久安和发展进步;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一方面,加大投入,增加公共资源供给;另一方面,在存量资源中进行调配,实现利益均衡;这就需要各方利益主体的参与、达成共识,社会治理才能减少阻力,民众幸福指数才会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才会有坚实基础。所以,民生是根本。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从公元1653年(清顺治十年)吉林省建制至今历经363年,吉林人民饱经风雨沧桑,历尽艰难坎坷,争生存、求解放,谋发展、图富强。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是中国的粮仓和工业的摇篮。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5%;人口2753.3万人,占全国的2%。现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全省城镇化率55.3%,居全国第13位。省会长春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按照省委部署,吉林省深入实施“三个五”发展战略,攻坚克难,砥砺奋进,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稳步实施“十三五”规划,吉林老工业基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年来,吉林振兴发展成就显著。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1939.2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15288.9亿元,跨越4个千亿元台阶。一批重大产业、民生项目相继落地建成,固定资产投资年均规模保持在万亿元以上,民间投资占比超过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提高,达到60%左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建设,粮食总产连续五年超过700亿斤。长春新区等创新平台载体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累计申请专利7.7万件、授权4.3万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5%。
  坚持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在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幸福美好吉林的进程中,始终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真正办到位,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五年来累计完成200余项重大民生实事,投入民生资金12981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总量的80.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均为7.3%。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69.5万人。脱贫攻坚扎实推进,五年成功减贫141.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3%下降到1.3%。340万城乡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实施“吉青·关爱青少年大病救治工程”,免费成功救治7500多名农村贫困心脏病患者。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平安吉林”加快建设,食品药品等安全形势持续平稳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的现实挑战
  1.发展水平存在差距。省内区域间,2017年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319元,比上年增长6.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0051元,增长4.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950元,增长6.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0279元,增长8.0%(见图1)。群体之间,外来务工子女在入学、社保等方面,面临着比城镇常住人口更多的障碍。

图1:2013—2017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民生投入刚性需求与财力有限的挑战更加突出
  长期以来民生领域历史欠账较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较低,民生投入的刚性需求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压力一直比较突出。虽然,近年来吉林省民生投入不断加大,但与巨大的民生需求相比仍然不足。特别是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和政府财政增速放缓,财力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转变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民生保障思路的要求更加现实紧迫。
  3.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截至2017年末,吉林省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总人数达到722.9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11万人,增长2.3%,其中在职参保421.00万人,增加0.86万人,增长0.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3.66万人,增加1.66万人,增长0.6%。全省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80.88万人,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41.4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7万人,增长0.2%。生育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70.1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1万人,增长0.6%。
  2017年,吉林省共筹集中省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资金58.29亿元。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和月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484元和400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8%和5.5%;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和年人均补助水平分别达到3734元和1836元,分别增长9.4%和7.0%,有效保障了全省129.8万城乡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2017年,全省共保障特困人员11.3万人,其中,农村特困人员10.1万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1.8万人,年人均补助标准为 4900元;分散供养对象8.3万人,年人均补助标准为3300元);城市特困人员1.2万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0.5万人,年人均补助标准为 5400元;分散供养对象0.7万人,年人均补助标准为 5340元)。全年共筹集医疗救助资金5.93亿元,资助救助城乡困难群众221万人次,其中,直接救助68万人次。2017年,全省共下拨救灾资金7.43亿元,妥善保障了170.86万人次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吉林省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是社会进步的基石,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推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投入,让穷孩子上得起学、上得好学。要坚持教育政策的正确导向,建立健全惠及各类各层次学生的教育体系,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家通过教育发展宏观政策调控,大力发展多层次、多类型的职业教育。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二)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其核心是充分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良好的就业能力、稳定的劳动关系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大军。要千方百计促进就业,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要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收入是民生之源。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三)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社会的稳定器。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五个完善”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②。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定不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吉林省2018年计划减贫10.2万人,实现539个贫困村退出。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精准发力,加大对深度贫困县和150个深度贫困村政策支持,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量部分给予重点倾斜,着力破解产业发展、就业增收等难题。落实攻坚期内脱贫不脱政策要求,加快低保、扶贫“两线”衔接,强化教育、医疗等长效制度保障。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内生动力,鼓励通过政策帮扶、自身劳动实现脱贫。搞好扶贫资金监管和工作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开展减贫任务核查验收,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五)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建立健全“三个制度一个体系”,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要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必须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必须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必须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整体效能。必须发挥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服务功能,加强心理健康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落实基层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必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
  (七)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要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要健全包括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网络安全等在内的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通过对公民进行国家安全意识、国家安全观念、国家安全知识和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增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国家安全意识,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为国家安全厚植社会土壤。

注释:
①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毛泽东,1934年1月27日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分享到: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新闻中心 |主营业务 |经济管理 |党群工作 |人力资源 |安全生产 |政策法规 |地勘文化
Copyright © 2015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吉ICP备10006018号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同志街3081号 联系电话:0431-85677654 邮箱:jlysdkj@hotmail.com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307号
网页视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