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网站!

地勘文化
工作研究
改革让人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理论研讨会推荐论文
来源:六〇三队作者:孙凤艳 发布于:2018-06-25点击量: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红利惠及到了千家万户,人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本文拟从改革成果惠及到千家万户具有重大意义;如何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释放改革红利还有巨大空间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阐释,中国的发展,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是必然的选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40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经济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改革成果惠及了千家万户,如雨露般滋润了你我他;我们的生活显著改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期盼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把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写在自己的行动纲领中,让人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改革成果惠及到千家万户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为了人民,也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只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使人民的切身利益同改革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改革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拥护和支持,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体人员,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能否让改革红利惠及全体人员,是未来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改革能否赢得人民的认同和支持是改革持续推进的根本出发点。①显然,改革开放4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全体人民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吃穿住用行得到了显著改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笔者亲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整体历程,40年来,祖国在各领域的辉煌成就不必言说。从本人基本工资情况来讲,2005年大学毕业当时的工资水平1200元,现在工资5000元,生活质量和水平有了质的突破。一个缩影代表一个社会。虽然小康的路上还有一部分人没有赶上来,但是国家已经唱响了“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嘹亮号角,驻村书记和工作队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与人民一同努力着。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党向人民做出的最美的承诺,有利于充分的调动全体人民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最大限度的释放改革红利。
  改革红利惠及到全体人民能够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二者是相互促进和统一的。中国改革的着力点多集中在社会矛盾和问题比较集中的民生领域,如就业工资收入、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征地拆迁以及物价上涨等等。通过民生领域的改革,民生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矛盾产生的几率,从而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局,社会的安定团结是持续有效的推进改革的保障。
  二、如何让人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习近平复兴中国》一书中,其中一个章节的标题即“如何让13亿人有更多的获得感”②。
  所谓获得感就是“因为付出了劳动而得到的切切实实的收获后的满足感和愉悦感”。“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是习近平近年来一再强调的执政理念。怎样使人民具有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项措施:一是理念,就是要特别重视老百姓的“关心”和“期盼”,并以此决定改革要“抓住什么”和“推进什么”,既做大又分好“发展蛋糕”,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二是手段,就是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从而“突破‘中梗阻’,防止不作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③。他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从当前现状看,笔者站在普通人民群众的角度认为应该继续加强教育公平、司法公正,让收入更趋合理、社保体系更趋完善等几个方面继续加大改革的力度,让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现更多地公平正义。“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必然伴随利益的深刻调整。“蛋糕”不断做大的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要通过深化改革、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为共享发展营造制度环境,显然这既是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改革推进的重要方向。④
  二是要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让城乡居民有更多的收入。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在改革开放40年来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近些年来,农民收入普遍提高,农村医疗水平、教育水平较之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从整体来讲,一部分城乡居民仍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很重。因此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方面要注重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体现多劳多得和劳动的价值,增加人们民群众的获得感;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让群众可以在物价水平涨幅基础上,保障基本的生活条件和质量,增加人民群众的满足感;要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打击灰色收入。要让人民群众的的劳动所得有基本保障,通过税收手段调节中高收入,全面整治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增加人民的安全感。还要给予最低生活保障人群、城乡60岁以上无业退休人群适当的政策倾斜,比如购物、就医、教育,要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要健全民生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初级民生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指出,要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相信在民生保证领域,按照党中央的系列部署,逐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逐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通过多种措施来推动医疗服务优势资源对困难地区的辐射和带动、逐步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逐步推进住房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公共设施等方面,一定会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感、获得感。
  改革未有穷期,人民永是天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要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视为依归,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会不断增强。 
  三、改革红利还有释放空间和潜力
  李克强总理曾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正所谓“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中国的改革以人民为中心,利民利国。李克强总理曾在一次采访中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在完善过程中,靠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还有巨大的潜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还有巨大的空间。
  一是在经济领域空间巨大。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通过继续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继续推动经济转型。通过发挥财政、金融、价格改革的杠杆作用,推动公开、透明、规范、完整的财政预算制度改革,这可以使人民更有效地监督财政收支、优化支出结构,更多向民生倾斜。政府要勇于打破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转变职能,打破行业垄断,尽快形成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在民生各领域改革还有很大空间。城乡、区域差距问题一直是民生领域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城乡差距最显著的是收入差距过大,公共资源的共享差距过大。要加快推进解决民生政策碎片化问题,面向大多数,紧盯最底层。要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民进城创业,城市人到农村创业的双向流动,通过分配制度的有效改革缩小城乡收入明显差距;要加大教育改革,以国情为基础,结合西方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孩子兴趣爱好,注重城乡师资力量的调配,加强学习和互动,让农村更多的孩子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要通过医疗体制改革,在异地就医报销已经全面铺开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农村、社区的医资条件,实现农村人口医疗条件、设施的改善,确保城乡居民得到及时有效的医治,同时又减少异地就医带来的支出;要通过养老保险的改革,缩小事企差距,一旦差距缩小,在就业选择上能够鼓励更多有能力的人施展才华,有利于推动人才流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最大效益。
  三是在司法领域还有巨大空间。“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一直以来,司法领域改革包括军队改革赢得了民心民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持续释放反腐倡廉的最强音,打虎拍蝇猎狐时刻没有松懈,这是管党治党、从严治党、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大手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清理了有碍社会公平正义的潜规则和一大批违反公平正义的社会腐败分子,有效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司法领域的一系列改革如案件审理法官终身负责制等手段有效维护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然而,一些司法领域的潜规则、一些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最底层的劳动者有时候依然处在有理无处诉的境地,人民群众对法律的公正性还存在诸多质疑。要通过司法领域的改革,处理好司法独立和党的领导的关系,处理好法官独立和司法责任的关系,让每一个案件在法律的框架下得到公开公平公正的解决,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人民相信法律,相信公平正义,把“有事求人”向“有事问法”转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注释: 
①《求是》,2013/21;
②《习近平复兴中国》;
③《如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海外网,2017年9月27日
④《让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新华网,2016年4月9日

分享到: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新闻中心 |主营业务 |经济管理 |党群工作 |人力资源 |安全生产 |政策法规 |地勘文化
Copyright © 2015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吉ICP备10006018号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同志街3081号 联系电话:0431-85677654 邮箱:jlysdkj@hotmail.com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307号
网页视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