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网站!

地勘文化
文学作品
下一站,嫩江
来源:六〇三队作者:权嘉诚 发布于:2017-06-29点击量:   

  那一天,记不清楚具体是几号,地质人似乎对日期不敏感,一来没有期待,二来不会因为期待乱于心吧。扫去了阴雨连绵的延吉迎来了阳光,清晨醒来的我,没有一丝丝困意,因为我知道今天是出发去黑龙江嫩江勘探的日子,一个从未踏足,遥远的地方。

  收拾好行李后下了楼,看到的是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即将启航的队友们正在热火朝天的搬着设备和行囊。化探的工具、物探的线捆、还有各式各样陌生的装备看得我眼花缭乱,因为设备实在太多,一辆小卡车装得满满的。不在本次形成之列的其他队友、机关的工作人员也在帮忙,有送别也有嘱托。

  中午饭后,我们一行16人,5台车挥手告别延吉,踏上了这条总长一千多公里,用时要两天的行程。一辆白色卡车,四辆皮卡车飞驰在高速公路上,一个整齐的车队就像是六〇三的风格一样,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吉林省的高速公路两旁更是风光无限,连绵不断的山脉,宽广的植被,仿佛要延伸到世界的尽头,我想“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也不过就是如此了。将一路大自然最原始、野性的美尽收眼底,听着车上老司机们的侃侃而谈,放着一曲曲乡村小调,让我突然感觉此行更像是旅游而非工作,嘴上也不自觉地哼起了欢快的小调。
  伴随着路上的欢快,当我转身看着高速公路指示牌上的“欢迎再到吉林来”,我的内心“哦”了一下,我已离开家乡,猛地向两侧看去,已不再是家乡的原始森林,取而代之的是一马平川,一望无尽的平原,一片又一片的水稻田,阳光照在上面,波光粼粼。风景的变化,让我恍如隔世。夕阳西下时,残阳如血,洒在每个人脸上,映得一张张疲惫的脸红红的,空旷的四周,只有我们和修整的车辆相伴,远处被风吹的摇摆的草,平原与天空的接壤就是一副世界上最好的画家也创造不出的作品。我此时什么都没有在想,体验着大自然的寂寞,也许它不叫寂寞,而是他与生俱来的孤独与宽阔,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够理解他,也只能选择敬畏他。
  黑夜将至,我们终于驶入了哈尔滨。看着城区边上的汽车厂,工业区,仿佛能让我感受到几十年前的感觉,闻着空气中特有的味道,感受到的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历史;看着眼前的街道和大楼,见证的更是这座城市的崛起。找到歇脚的地方后众人去吃一顿喝两杯,席间回忆着六〇三的过去,展望着未来,更多的是要把握现在。两三杯酒下肚,望着大家红彤彤的脸,每个人都是背井离乡,离别了最亲爱的家人去往我们要奋斗的地方,说道动情之处眼里甚至泛起泪光,但我明白大家会选择坚持是因为六〇三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个家庭,为了它奋斗,我们义无反顾。觥筹交错,把酒言欢,直到散去的时候我还能感受到残留在房间里的欢笑,想起了《赤壁赋》中的那句,“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这一天的开始到结束,我想我更多的是收获与放松,而非疲劳。
  这个世界,有的人像一棵树,一辈子在一个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而有的人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地方。树有树的安稳与平淡,河有河的波澜与壮美。选择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感悟。但是选择了地质行业,就是选择了化身为一条河流,不能停止,随时面对风雨。行走在辽阔的天地间,放下那些过眼烟云,纠结的心就会变得明朗,步伐也会更加的坚定。
  我信奉这样一句话:要么行走,要么读书,因为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明日还有一半的行程,会邂逅谁,会看到怎么样的风景,于我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我的身体和灵魂都在路上,我的心中已有方向。

 


分享到: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新闻中心 |主营业务 |经济管理 |党群工作 |人力资源 |安全生产 |政策法规 |地勘文化
Copyright © 2015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吉ICP备10006018号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同志街3081号 联系电话:0431-85677654 邮箱:jlysdkj@hotmail.com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307号
网页视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