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网站!

地勘文化
文学作品
养成写作好习惯
来源:作者:卢平秀 发布于:2011-07-05点击量:   

  前几天,有幸参加了局通讯员培训班,聆听了东北师范大学赵老师生动诙谐的新闻写作知识讲座,大有写文章“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感,受益匪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通讯员,写出让人满意的文稿,就要充满激情,养成热爱生活、关注细节的习惯;善于学习,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勤于写作,养成记录生活的点滴情节的习惯;掌握技巧,养成锤炼语言,恰当布局谋篇的习惯。

  一、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写作是生活的提炼

  著名作家沈从文说过:“从事文学创作,不怕两手空空,但要激情如火!如果没有激情,丰富的人生经验,渊博的学识修养,都可能因缺乏动力而停滞不前。”创作需要激情,可激情从哪里来?答案是它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热爱。生活其实就是一本最好的书,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品读它,写作离不开生活,如果没有生活,文章就会枯燥乏味、暗淡无光。只有懂得热爱生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把自己融入生活,动用自己的感官设身处地的体验生活,不断的加深对人生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

  二、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有一句极富哲理的诗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为有活水的时时注入,日日更新,池塘水才日日清澈,写文章何尝不是这个道理呢?如果想让自己的文章达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境地,就得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否则你的文章就是无源之水,无水之木,很难生机勃勃,引人注目。那么这活水从何而来?除了来自于生活,就要向书籍讨要。阅读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信息量的丰厚与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何谈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树立认真学习的态度,养成终身读书的习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挤时间、抓机会博览群书,文学名著、报刊杂志、生活常识等等都是可读之书,从书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创作灵感,开阔创作视野,不断向创作方塘注入活水,才能写出生动形象、感情真挚的作品。

  三、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辛苦一分才

  以前做语文老师的时候经常对学生说这样一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好的文章是写出来的。”至今为止,我的想法依然没有改变,教师、专家的指点固然重要,但平时勤于动笔更重要,一个水平再高的作家如果不经常写,反复写,也会将自己的写作灵感搁浅在懒惰的戈壁滩。“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我们要在工作之余多写,勤写,只要我们笔耕不辍,相信我们的写作有了量的积累,定会有质的飞跃。

  四、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写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有了深厚的生活积累和语言表达功底,文章还需要有好的形式来表现,这样给读者的感觉才会好。这里好的形式既包括不同文章体裁的不同格式和要求,也包括为了表达中心要旨所采用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要勤于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对自己的文章高标准、严要求,大到布局谋篇,小到遣词造句。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写作利器,才能将我们的文章雕琢得精美、迷人。

  这次培训,赵老师教授给我们这些通讯员了一些写作技巧,为我们今后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信只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一定能将自己这个“小铅笔头”练成“大笔杆子”,写出让自己满意,让别人动心的好文章。

 


分享到: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新闻中心 |主营业务 |经济管理 |党群工作 |人力资源 |安全生产 |政策法规 |地勘文化
Copyright © 2015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吉ICP备10006018号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同志街3081号 联系电话:0431-85677654 邮箱:jlysdkj@hotmail.com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307号
网页视频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