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网站!

地勘文化
文学作品
我的内蒙古查干文都日之行
来源:作者:赵桂香 发布于:2010-09-08点击量:   

  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天堂》曾使我无数次地想象过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却从未想过自己会置身于茫茫的大草原之中。
  跟随队领导赴内蒙古达茂旗查干文都日项目组慰问,我不仅与广袤的草原有了一面之交,还近距离地感受了查干文都日项目组全体队员最为真实的工作场面、生活环境和内心情感。
    之一:说说敬业的老院长
  整整两天的车马劳顿,一千八百公里的路程、因温度变化频繁增减的衣着让我充分领略了路途的遥远、环境的迥然和气候的差异。
  离工作区越来越近,一座座沙丘从车窗边不停地闪过,饱经强风横扫的道道痕迹清晰可见,裸露的岩石水刷过一般矗立在烈日炎炎之下。这里几乎没有了想象中的绿色,更让我没有了一丝的美感。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巴音珠日和苏木的一个小旅馆,这里就是查干文都日项目组的驻地。
  采样工董常清和张树钧正忙着加工样品,其他同志都去现场工作了,王彦华副院长因钻机搬家没有去现场编录在院门口等候我们到来。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见,这位年近六十岁的老地质显得很憔悴,较离队时消瘦了许多。一番交谈之后,得知王院长原来就有高血压症,到内蒙后,由于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变化,他经常有胸闷、气短、脑胀的感觉,食欲明显下降。白日高温炙热,夜晚温度骤降又使他无法正常休息。但王院长是一个好强之人,不甘落后于年轻人,每天坚持到现场完成所有的钻探编录,并指导年轻人开展工作。他说,劳累、休息不好,再加上身体不适让他有些承受不住了,过些天我准备回去休息休息。我们虽然感到了王院长的疲惫和无奈,但他却自始至终没有向领导提出要放下这里的工作,离开项目组。
  我们翻看了王院长作的钻探编录,整洁、美观、清晰、有条不紊,这一页页的编录中记下的不仅仅是数据、岩性,也记下了这位老地质坚持不懈、乐于奉献的工作精神。
  感动之余,李国廉队长语重心长地嘱咐项目组长高原冰一定要照顾好王院长,千万不能让他累着;队领导安排他到查干文都日项目组是为了给你们年轻人坐阵,指导你们工作,凡事要多向他请教。有他在,你们工作起来就有主心骨了。
    之二:说说乐观的老队员
  去现场的途中,我们迎面遇到了正在填图的王家斌工程师和几位队员。看到我们到来,他们显得十分兴奋。想到刚才在住地王院长曾说起过与他有同样不适感觉的还有年过五十岁的王家斌,我不禁留意了一下,他的脸色果然很差,黝黑中透出一丝不易查觉的难受。
  我问王工感觉怎么样?王工说,真有些吃不消了。这个地区天气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很大,过度的干热使我们每人每天喝进大量的水身体还是有缺水的感觉。活动量大了胸闷得透不气来,浑身没劲儿。一天工作下来,每个人都感到筋疲力尽。夜晚又特别的凉,即便现在是盛夏,睡觉也要盖上厚厚的被子,尽管这样半夜还有可能被冻醒,因此常常休息不好。
  他还说,整个工作区都在海拔1600多米、光秃秃、风化严重的山体上,几乎没有树木,仅有的草地也因长时间干旱枯黄而毫无生气,当然也就没有了避荫之处。炙热的阳光直射地面,温度达到40度左右,身体感觉出汗又很快被挥发掉,让人感到干热难奈、心烦意乱。为了避免伤害肌肤,他们又不得不把衣服系得严严实实。尽管环境如此,我们还是坚持着,这个项目对我队的发展来说太重要了。
  在与队员们的交谈中,我还了解到,司机常江不仅保证野外安全出车,还经常到伙房帮助炊事员洗菜做饭,我不禁问起他托人给我捎回的那么多稿件都是什么时间写的,他笑着说,等人时、休息时都是我构思的最好时机,偶尔写点小文稿说说自己的野外见闻和工作感触使我的内心世界很充实。
  他们说得轻松、笑得灿烂,但我能感悟出他们付出和努力的背后是对地质找矿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之三:说说勤奋的年轻人
  查干文都日项目是我队走出省外、开拓域外商业性地质找矿工作的第一个合作项目。项目组组长高原冰今年29岁,是我队最年轻的项目负责人。
  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给刚参加工作几年、没有更多找矿经验的年轻大学生,队领导经过了再三的考虑:一是找矿项目多、项目负责人严重不足;二是生产任务急,时间不等人;三是应该给年轻人尽快成长创造机会。于是,高原冰走马上任了。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李国廉队长三次赴内蒙商榷签定项目合同;总工周树亮四次亲临查干文都日项目组指导工作;与项目组长通电话指导工作也成为队领导的重要日程。这不仅理顺了项目组的工作思路,也为高原冰尽快适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用高原冰自己的话说,让我担负这么重要的项目,我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初到内蒙,觉得工作没有头绪,摸不着边,没有领导的信任和及时指导,我胜任不了工作。
  这次见到高原冰,感觉他的变化很大,黑了、瘦了,结实了,多了几分深沉、几分干练、几分坚韧劲儿。见到我们,他急切的跑上前来与我们一一握手,很是亲热。
  高原冰向队领导详细汇报了找矿项目的进展情况。看到一排排见矿的岩心,赵书记、李队长、周总十分高兴,对他们的前期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项目组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除高原冰外,队员们还向我说起另外二个大学生。
  王高峰,大大的眼睛、稚气的脸庞让我感觉他象是一个刚入学的初中生。别看个头不高,工作起来可不示弱,填图、采样、整理内业,样样认真,大家都夸他很能干;马庆涛,黑黑的、瘦瘦的,表面看好像有些弱不禁风。但这位学测量的小伙子勤快好学,不仅在测量工作中有出色表现,地质组队员们同样喜欢他。
  我半开玩笑地问过他们有没有想过打退堂鼓?你们想家吗?小伙子们的回答真诚而干脆:没有!想家,但我们不回!
    之四:说说特殊的“测量工”
  由机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测量小分队,几年来一直担负着我队的野外测量工作。这次我队远赴内蒙古,承担查干文都日找矿项目,又一次考验了这些特殊的“测量工”们。
  新区,一切都是未知数。他们首先对所收到的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档案资料馆的部分三角点成果进行实地找点,结果为距测区较近五个三角点三个可以使用。他们便利用其中的75T3和哈它付力盖东的两个三角点为起算点,在勘探区布设了9个D级点形成GPS控制网,其中7个点埋设标石, 2个利用自然石头刻设标记布设。经验证其测量精度和布设位置情况,可以满足测区的勘探需要。
  首战OK。在依据控制点布设网,采用全野外数据采集方法成图,完成1:2000地形图面积4.2平方公里;采用RTK动态测量的方式,在测区放设了1200(m)长度范围的主基线,又放设了12条地形剖面线;采用RTK动态测量的方法放设了8个钻孔、24个点位。半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基本满足了地质勘探工作的需要。
  在完成繁重的测量任务的同时,担负测量小分队主要工作的安全科长范玉斌还要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起草安全管理制度、出队前的职工安全教育、重要部位的安全检查、劳动保护的落实他都亲历亲为,心中有数;办公室副主任兼团委书记李世兴、机关干部屈祥、司机秦乃华都是测量小分队的主力队员,新分配的大学生胥鸣鹤到队报到还不到两个月却以出色的表现赢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称赞。
  去内蒙古的途中我们与测量小分队相遇,他们连早饭都没顾上吃,又奔赴新区开展省基金项目——磐石市一面城山区金多金属矿普查项目的测量工作。
  机关测量小分队几年来始终坚持“工作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这个服务理念,不仅在地质找矿一线发挥了他们的技术优势,又解决了我队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的燃眉之急。
  ……
  一一惜别了查干文都日项目组的队员们,我们踏上了归途。此行暂短,收获颇丰。虽然沙化的草原没有腾格尔的歌中唱得那么美好,甚至很艰苦,但这群以草原为家、以奉献为乐的地质人在我的内心留下了最美好的一页。
  出队已经两个多月,查干文都日项目组至今没有一个队员回队串休,工作在继续……

                                                    七月二十五日


分享到:
网站首页 |单位概况 |新闻中心 |主营业务 |经济管理 |党群工作 |人力资源 |安全生产 |政策法规 |地勘文化
Copyright © 2015 吉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吉ICP备10006018号
地址:长春市朝阳区同志街3081号 联系电话:0431-85677654 邮箱:jlysdkj@hotmail.com
  吉公网安备 22010402000307号
网页视频X